一、出台背景
发展“庭院经济”是增加农牧民经济收入的一个重要渠道。将农户的庭院、房前屋后空地资源和劳力技术资源有效配置、高效利用,通过政府引导,农户经营的方式发展庭院经济,持续激发农户内生动力,促进贫困户致富增收,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助力脱贫攻坚取得实效,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罗甸县2020年庭院经济滚动发展实施方案》政策解读。
二、主要内容
《罗甸县2020年庭院经济滚动发展实施方案》分为项目主管、技术依托和实施单位、项目建设性质及期限、项目建设地点、建设内容、投资概算及资金来源、项目实施、项目保障措施、社会经济效益分析等八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 对庭院经济项目主管、技术依托和实施单位进行明确,项目目主管单位为县扶贫开发办公室、技术依托单位为县农业农村局;由各乡(镇)人民政府组织实施。
第二部分 对项目建设性质及期限进行明确,项目建设性质为新建,建设期限为3个月即:2020年4月1日—6月30日。
第三部分 对项目建设地点进行明确,项目建设点为边阳镇栗木村、茂井镇大亭村、木引镇摆落村、凤亭村交吾村、逢亭镇祥脚村、沫阳镇大井村、龙坪镇罗化村和八木村、红水河镇保上村、罗悃镇干村村等10个村。
第四部分 明确建设内容即发展模式,立足资源条件、经济基础和市场需求,根据“因户施策,宜种则种、宜养则养”的原则,制定庭院经济发展规划。按照“一主两小”的模式,选好选准1个主导品种,辅以发展小种植、小养殖,最大限度地利用能够利用的自然资源、环境条件和庭院空间,发展各村独居特色的庭院经济,实现户年均增收10000 元以上。一是发展模式。1.种植型。(1)蔬菜种植。利用庭院内外空间发展以西红柿、辣椒、 白菜、南瓜、佛手瓜、魔芋等时令蔬菜。(2)果树种植。利用庭院内外空间种植火龙果、脐橙、椪柑、杨梅、蜜柚、梨子、百香果、樱桃、李子、葡萄、无花果等果树。(3)药材种植。利用庭院内空间种植砂仁、岩黄莲、钩藤及花椒等特色药材。2.养殖型。(1)家畜养殖。利用庭院内外空间饲养猪、牛、马、羊等牲畜,需建成单独的养殖圈舍,不能与住房混合。饲养鸡、鸭、鹅等家禽,需通过围网、搭棚建成简易养殖圈舍。(2)蜜蜂养殖。具备蜜蜂采摘条件的村,饲养蜜蜂需具备一定的养殖管理技能,蜂群与蜂箱要有一定的规模。3.种养结合型。利用房屋内外地面与空间及林地等合理配置,适度发展以种植、养殖结合的农业类别。二是基础设施,菜池、围栏、圈舍等基础设施,各户可根据自家居住环境,按照简洁大方、美观实用的原则,选择相对一致的样式进行建设。为不影响农户居住环境,必须围栏、围圈养殖,不得放养。
第五部分 投资概算及资金来源。项目资金427.5万元,全部为广州市对口帮扶资金。涉及项目实施的10个村,每个村分配项目资金 42.75万元。项目资金主要用于采购种苗、种畜等生产物资和项目管理费 (项目管理费为项目资金的 1%);小菜池、圈舍等基础设施由农户自筹解决。
第六部分 明确项目实施方式及相关。
一是实施方式。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实施,项目资金下拨到乡镇后,乡镇根据示范村实施规模将资金量化到村。
二是资金使用方式。项目由村合作社组织实施,将广州市对口帮扶资金量化到本村贫困户入股村集体合作社,合作社需按资金的 5%进行分红量化到贫困户,分红资金由实施项目村落实分配到户。合作社与发展农户签订相关协议,采取“赊用还一体化”模式滚动支持发展,农户可一直滚动发展。
三是项目验收。庭院经济产业项目建成后,按照“村级组织初验合格→向镇级申请验收→镇级组织验收合格→向县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申请复查验收→县级开展复查验收合格→资料归档→建立项目档案”的流程组织验收。
第七部分 项目保障措施。
(一)项目保障措施。(1)组织领导。成立以镇长为组长,镇分管领导及项目区联系领导为副组长,镇级相关部门和项目区驻村干部和村级班子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项目实施。(2)技术保障措施。由县级相关业务部门从事种植、养殖专家作为技术顾问,对项目实施给予咨询、指导、培训等方面支持。(3)保险保障措施。庭院经济发展的产业参照全县各产业方式入保农业保险,即由村合作社统筹作为承保主体,签订保单,形成保险公司面对村集体,村集体面对农户的入保模式。同时,在销售方面采取国有平台公司、村合作社订单回收农户产品的方式,解决销售问题。
(二)项目资金管理。项目资金严格执行“三项”制度,实行三专管理(专账、专户、专人)确保专款专用。严把项目资金支出,确保项目圆满完成,实行专账管理使用,严格报账制度,严禁挪用截留。按照项目实施计划和进度,确保及时拨付,严格发票管理制度。
(三)档案管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图片、文字材料等相关痕迹资料由村民委员会安排专人收集专人管理,按照《广州市对口帮扶黔南州扶贫协作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要求进行分类装订成册。按照项目管理要求,实施项目村需及时上报项目进度、工作总结等材料至乡镇。
第八部分 对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一是经济效益。庭院经济果树套种蔬菜模式,每户每年可以节约或增收 10000 元以上(其中:节约生活开支约 3000 元,创收约7000 元)。饲养猪、牛、羊等牲畜每只出栏可为群众增收约1500 元。饲养鸡、鸭、鹅等每只可为群众增收约 30 元。饲养蜜蜂每桶每年可以让群众增收 1000 元至 1500 元不等。
二是社会效益。充分地把适宜区域的土地、气候等资源条件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项目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项目区农户种植技术,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助力我县扶贫攻坚工作。
三是生态效益。美化农家庭院,种植品种可供观赏、遮阴绿化和食用,是推进观光农业的基础,可改善县区居住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符合绿色发展理念。
三、解读机关
罗甸县农业农村局负责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