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度,罗甸县交警大队在县公安局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按照州交警支队具体工作要求,紧紧围绕“36542”工作思路,以“反违法、压事故、保安全、保畅通”为工作核心,通过县局各室、所、队,各乡镇、县直各相关工作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扎实开展本年度交通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也存在一些问题,现将我队2015年工作开展情况、存在问题及下年度工作打算报告如下。
一、队伍管理工作
根据上级严管队伍、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相关要求和规定,我队年初拟定了《罗甸县公安局交警大队2015年度思想政治工作学习培训计划》,主要开展如下队伍管理工作。
(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队伍思想素质。我队根据《罗甸县公安局交警大队2015年度思想政治工作学习培训计划》要求,结合县局“抓细节、转作风、促落实“,“三严三实”、“秉公执法人民公安为人民”等一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按照各主题实践教育活动具体要求,积极动员部署,各中队负责人认真组织队员学习《贵州省公安交警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十条规定》、《孙立成同志在全省公安机关深化作风建设视频会上的讲话精神》、《警示录》、《县公安局“五严禁”“六必须”规定》、《2015年三级一网考暨“犯罪实时控制机制建设”升级版考核指标》等文件内容。通过开展以上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督促大队民协警加强为民服务宗旨意识、责任意识,切实强化“红线”意识,坚守“底线”思维,同时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推进和谐警民关系建设。
(二)加强大队体制机制建设,提升队伍凝聚力、战斗力。我队根据实际队伍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纪律作风、执勤执法、为民服务问题,不断查漏补缺、深化措施、落实整改。一是大队每周召开一次大队领导班子会议,大队分管领导就各自分管工作进行分析报告,总结各分管中队每周工作成效、存在问题,部署下周工作任务;二是大队各中队按照支队、县局相关文件要求及大队三级一网考考核指标,每周五书面或口头向大队领导汇报本周秩序管理任务完成情况,分析存在的短板问题,下周需要加强的各项指标任务;三是大队办公室不定期对各中队值班备勤、内务卫生、到岗履职情况等进行抽查,对上班时间脱离岗位,值班不尽责、内务卫生脏乱差等进行如实记录,报大队领导批阅后,挂网通报并扣除其当月绩效考核分数。通过 “大队领导加强部署、各中队分项抓紧落实,办公室严抓督查检查”管理模式,本年度队伍管理进一步加强,民协警作风纪律意识、执勤执法水平有一定提高。
二、交通管理工作
按照州交警支队、县局及县委、县政府相关交通管理工作要求,2015年度,我队主要开展了春运交通保畅整治,冬季道路交通安全百日整治,兵团作战联合整治,摩托车(含三轮车)专项整治暨减征办牌办证,打非治违,施工车辆、重型车辆专项治理,酒驾统一查处,飚车整治等一系列整治行动。共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22300 起,其中,客车超员15起,面包车超员158 起,摩托车超员15000 起,青少年违法飙车342起,面包车非法营运8起,三轮车违法载人350 起,酒驾(含醉驾)55 起,其他交通违法行为6382 起。共行政拘留46 人。
2015年2月11日至4月30日,在摩托车整治暨减征办牌办证工作中,在县局各室所队、各乡镇党委政府的大力配合下,我县共办理摩托车注册入户19632辆,受理摩托车驾驶证23000余本,在全省96个县(市、区)中,取得了新增二轮摩托车办牌数排名第一的好成绩,受到省交警总队通报表扬。
2015年8月13日至9月26日,在全州开展的“打非治违”集中整治交通违法统一行动中,我队科学部署警力,联合多部门、多警种积极深入辖区各主要路段开展专项统一行动。在打非治违第一、二、三波次排名中获得全州第二,第四波次排名中获得全州第一。
三、交通安全宣传工作
结合本年度开展的春运交通保畅整治、冬季道路交通安全百日整治、摩托车(含三轮车)专项整治暨减征办牌办证、打非治违、酒驾统一查处等一系列整治行动,我队主要采取“管理与服务并重,在整治中强化宣传,在宣传中加强整治”方式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宣传。一是通过在大队车管大厅悬挂宣传标语、违法处理室窗口张贴温馨提示海报、户外LED显示屏播放宣传短片、乡镇主要路口悬挂警示标语等形式,不失时机地对群众进行交通法规宣传。二是进企业、乡镇、学校开展文明交通安全主题讲座,开展免费发放摩托车安全头盔活动,集中摆放交通事故典型案例宣传图板,向群众发放宣传资料,开展交通安全主题宣传活动。三是各秩序中队在日常路查路检工作中,在处罚违法行为当事人时,加强对违法行为当事人的现场教育、训诫力度,广泛告知其违法行为危害性。2015年度,我队共发放《交通安全报》35000份(含高速交通宣传单),进企业、乡镇、学校开展交通安全文明讲座81次,摆放事故展板135场次,通过形式多样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加速提升了广大人民群众交通安全意识,2015年度我队宣传稿件被省级媒体《法制生活报》采用4篇、省电视台采用1篇,州级媒体《黔南日报》采用3篇、州电视台采用3篇,县级媒体县电视台采用69篇。
四、交通事故情况
2015年度,我队共接处警交通事故815起,其中财损交通事故104起,死亡事故31起.共计死亡35人,受伤36人,财产损失131800元,与去年相比,事故起数下降4.45%,受伤人数上升3.13%,财产损失下降6.89%。
车管业务工作情况
为提高大队车管大厅办事人员办事效率,方便广大农村群众办理机动车业务,特将我队车管大厅与违法处理室合并,并增加2个办事窗口,4个办事人员,同时每月月初组织车管办事人员集体培训车管业务知识,2015年度我队共办理机动车注册登记23505辆、转移登记165辆、变更登记1728辆、抵押登记65辆、转入业务5个、档案更正5个、车辆年检4167辆,其他3499起:本地初领21364个、外地初领376个、增驾申领2275个、转入117个、换证2345个、补证743个、满分学习179个、注销登记400个、年度体检30个、驾证转出195个,其他384起。
城区交通管理情况
(一)加强警力部署,强化重点路段、时段管控
为切实提升人民群众对我队交通安全管理安全感和满意度,深化和谐警民关系建设,我队城区一中队新增辅警24人,目前共计43人,按照县局“网格化布警、适时巡逻防控”警力分布原则,将县城区主次干道划分为7大板块,早上7:30至夜间11:00时在重点路段(学校周边)、重点时段(学生上下学、上班族上下班),采取警摩流动巡逻与固定区域站岗执勤相结合方式,加强重点路段青少年违法飙车查处及重点时段道路排堵保畅工作。
(二)规划城区摩托车停放点,有效减少乱停乱放
为全面规范我县城区普通二轮摩托车的有序停放,有效减少摩托车盗窃案件发生,积极引导并督促广大市民按照“四进、三必须”原则有序、规范停放摩托车,有效提升我县城市文明形象,我队积极联合县城市管理局在县城区设置31个摩托车集中停放点,通过录制宣传公告、发放宣传单、安排警力固定执勤劝导方式,积极引导城区居民有序停放摩托车。
组织城区交通规划,优化城市交通组织结构,提高交通管理科技化水平
针对罗甸县城区道路交通组织与设计问题,我队积极向县政府拟写治理报告,按照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朱泉批示要求,我队就县城区已建、新建(在建)主次干道及道路交通“停车泊位”、“流向”、“重要交叉路口”等一系列问题,于2015年6月底、7月初邀请贵州大学勘查设计学院专家到我县进行实地调研,并与我队签订《罗甸县城市道路交通组织与设计方案编制协议合同》,目前罗斛大道、信邦大道、环城路、河滨路、玉都大道、明珠路、政府路、交通标识标线施化工程;老公安局圆盘红绿灯新建,盘龙巷路口、湖滨大道与玉都大道红绿灯改造已完成,目前已向县人民政府拟写其他成熟道路的红绿灯改造、交通减速带施化、交通警示标牌设立等施工申请,预计2016年1月底可全面完成县城区交通编制施工。
警卫交通安保情况
2015年度,我队按照州支队、县局、县人民政府相关工作要求,开展了全省、州项目观摩会、通村公路观摩会、红水河旅游文化活动周、机场选址评审会等大、小安保任务30余次,共投入警力1500余人次,未出现严重交通堵塞和人员伤亡情况。
存在问题和不足
(一)民警编制少,警力严重不足,严重影响我队交管工作的正常开展。一是民警编制少,我队民警编制为19人(2008年的编制数),多年来一直未增加。二是民警不足,多年来民警调出后一直未得到充实。目前我队只有民警11人,是全州乃致全省民警最少的大队。今年县政府虽然为我队增加了50多名协勤,但农村、高速两大板块警力仍然缺泛。目前我队城区投入警力43人,除事故、车管、宣传,综合等内勤警力外,农村、高速监管警力才20人,远远无法胜任农村和高速两大板块的监管工作。三是执法不规范,由于协勤成为了主要管理力量,执法主体不合法,管理底气不足,常常受人以“柄”,执法力受挫。
(二)大队办公区狭小,乡镇中队无营房,工作扩展不了,管理沉不下去。我队办公区已不能满足当前道路交通管理工作需要,业务窗口缺少,工作拓展不了。乡镇中队无营房,秩序管理采取“跑学”式管理,警力下不去,失查漏管现象严重。
(三)执法装备严重不足,现有装备陈旧老化。一是车辆陈旧老化。目前我队共有执法车辆13辆,且均为使用7年以上车辆,且还有4辆已长期留置在修理厂无法修理。二是执法人员单警装备缺泛,执法安全无保障。由于我队民警不足,协勤成为我队执法的主要力量,但协勤均未配备单警装备,执法安全无法保障。三是高速开通以后,道路交通安全保卫增加,重大节假日安保任务加重。现有车辆已不能胜任和满足工作需要。
(四)经费不足。严重制约我队交管工作的正常开展。
六、下年度工作计划
(一)进一步加强队伍管理,提高民协警整体业务素质
一是进一步加强队伍管理,全面提高民协警宗旨意识和为民服务意识,增强工作责任感。。二是加强业务知识培训,提高民警执勤执法能力和财务管理水平。三是深化纪律作风教育,解决“四风”“四难”问题,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提高公安交警的执法公信力。
(二)设立指挥中心,完善扁平化指挥调度体系。
按照总队设立交通指挥中心,完善扁平化指挥调度体系要求,下步将积极向上级部门汇报,努力争取建设经费,尽快完成指挥中心建设工作。
(三)进一步加强高速交通安全管理
将加大培训新招录高速辅警,加强高速巡逻管控和违法查纠,加强高速事故处理业务技能学习;同时着力利用高速沿线乡镇赶集日,集中摆放文明交通宣传展板、发放高速交通安全宣传单,以联席办名义加大对沿线乡镇政府加强高速沿线乡镇群众高速交通安全宣传工作督查、指导力度,切实履行好“一岗双责、党政同责”职责,全面加强高速板块交通管理工作。
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建设。
针对罗甸县交通管理线长、点多、面广,广大农村群众交通安全意识不高,为减少农村交通管理失管漏管、监管乏力等问题,按照县人民政府下发的《罗甸县推行五在乡镇农村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实施方案》要求,下一步将加大对乡镇交管站、派出所业务指导,加强“一站一点一队”工作落实情况督查,继续发挥联席办参谋助手作用,提请县委、县政府加强乡镇交管站工作经费及人员落实;同时待乡镇派出所整合后,在新区划的乡镇派出所设立交警中队。全面推进印江管理经验“五在乡镇”(管理主体在镇乡、隐患整治在镇乡、宣传教育在镇乡、矛盾化解在镇乡、便民利民在镇乡)。将交警中队人员融入派出所,交警中队为派出所下设中队,交警中队人员由派出全权管理,交警大队进行业务指导。将摩托车业务、无伤亡事故的处理下放派出所,解决农村群众办理摩托车牌证难的问题。
罗甸县公安局交警大队
2015年1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