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府办发〔2021〕85号
各乡(镇)人民政府、斛兴街道办事处,县府各有关工作部门,省州驻县单位:
《罗甸县经济运行分析工作机制》已经县人民政府研究同意,现予以印发,请认真抓好落实。
2021年8月25日
(此件公开发布)
罗甸县经济运行分析工作机制
为进一步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分析预警服务,切实增强经济运行跟踪服务的及时性、针对性、精准性和有效性,推动实现年度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建立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的统筹、协作顺畅、有效经济运行分析工作体系,特制定本机制。
一、总体要求
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进一步增强使命感、紧迫感、责任感,坚持从全局着眼,从细处入手,加强经济运行分析预警,及时掌握主要经济指标变化情况,分析各项指标的支撑因素和关联性,实施点对点服务、月比月分析,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确保年度目标任务及时、全面、高质量完成,稳住全县经济增长基本面。
二、工作步骤
(一)提出指标预期。县发展改革局牵头会同县财政局、工业和信息化局、农业农村局、住建局、人社局、国资金融服务中心等各指标牵头部门,研究分析宏观经济形势,综合省州预期目标和我县各行业领域运行及支撑情况,提出年度主要经济指标、GDP支撑指标年度预期目标建议,报县委、县政府研究后确定。
(二)工作目标分解。县发展改革局将预期目标建议报县委、县政府研究审定后,会同各部门根据既定目标分类制定细化的月度、季度、年度预期工作目标,报县委、县政府审定后印发实施。
(三)日常工作分析。县发展改革局会同县各部门逐月精准开展指标攻坚分析,明确分管领导及业务人员,分重点、把时点,提前做好指标分析研判,客观真实反映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做到应统尽统、颗粒归仓,逐月对未实现预期目标的指标进行原因分析,并超前谋划具有针对性的工作措施建议,供县委、县政府决策参考。
(四)推进问题破解。县发展改革局适时收集汇总各行业、各领域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清单,形成经济运行分析报告及工作台账上报县政府,县政府分管领导、主要领导视情况适时会商研究解决,并动态进行短板任务分解,形成分行业工作提示单,确保实现全年预期目标。
(五)数据支撑审核。各指标牵头部门明确专人负责指导督促各有关单位按时间节点要求及时报送指标数据,县统计局负责对各部门报送指标数据支撑佐证材料进行审核,同时根据上级政策变化情况、趋势形势变化情况对“四上企业”入库进行指导审核,及时反馈“四上企业”入库及指标数据并上报县政府。
(六)强化主动对接。各指标牵头部门按职责分工强化与省州业务对接力度,确保应统尽统,务必真实反映各行业发展水平。县发展改革局要主动对接上级及县主要经济指标部门,及时掌握上级政策变化及我县重点企业生产波动、重大项目推进等情况,形成综合分析报告。
三、工作重点内容及职责分工
(一)综合运行分析。县发展改革局会同县有关部门,围绕预期目标实现情况、行业运行情况、发展环境变化情况、趋势形势变化情况、上级政策变化情况等,逐月、逐季形成全县经济运行分析报告。重点针对全县农业、工业、服务业各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及农业、工业、服务业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及全县经济运行中的亮点、痛点和难点问题开展综合分析。
牵头部门:县发展改革局
责任部门:主要经济指标及GDP支撑指标各牵头部门。
(二)项目投资分析。研究分析投资上报、重大项目建设、融资和资金争取、项目谋划储备推进、工业投资、民间投资及有关政策制定落实等情况,分析项目推进和项目入库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困难,提出相关政策措施建议。重点针对省州县重大项目、专项债券、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的推进情况,以及项目入库、争资争项、固定资产投资指标等情况开展分析。
牵头部门:县发展改革局
责任部门:全县各建设项目牵头单位。
(三)农业农村经济分析。紧扣产业规划布局,重点针对坝区产业基地、坡耕地产业带建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坝区结构调整、粮食及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种养殖业、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培育情况、特色农产品产销情况、乡村振兴推进情况、高效农业等项目推进及投资上报、有关政策制定落实情况等农业总产值开展分析,对农业和农村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困难,提出相关政策措施建议。
牵头部门:县农业农村局
责任部门: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水务局、县林业局、县供销社、各乡(镇、街道)。
(四)工业经济分析。重点针对医药、建材、电力、冶炼等重点工业行业运行情况、信邦公司、蒙江公司等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利润、税收情况、规模以上工业培育情况、打火机、医药药品等主要工业产品市场供需变化情况、民营企业生产及运行情况、工业投资和重点项目实施情况(包括工业和技术改造完成情况)、园区体制改革及有关政策制定落实等情况开展分析,对工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困难,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建议。
牵头部门:县工业和信息化局
责任部门:县财政局、县税务局、县供电局、工业园区管委会、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各乡(镇、街道)。
(五)建筑和房地产业分析。重点针对建筑业发展情况(包括总体趋势及建筑业总产值分析)、房地产运行情况,包含销售、去库存情况等(房地产项目完成投资、商品房施工销售面积、商铺销售及库存面积);房地产从业人员及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变化情况;有资质建筑业、城镇基础设施等项目推进及投资上报情况;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等培育及运行等有关政策制定落实等情况开展分析。研究分析房地产业和建筑业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困难,提出相关解决措施和建议。
牵头部门:县住房城乡建设局
责任部门:县财政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住房公积金中心等相关部门。
(六)服务业分析。县工业和信息化局重点针对市场消费结构及趋势变化及批零住餐等商贸企业运行情况、成品油消费情况,电商发展情况、利用外资进出口情况、限额以上商贸企业培育及入库等情况开展分析。研究企业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提出相关措施建议。县发展改革局重点针对服务业企业入库排查摸底、企业运营及月度数据上报等情况开展分析。研究分析服务业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相关解决措施和建议。
牵头部门:县发展改革局 县工业和信息化局
责任部门: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县财政局、县交通运输局、
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税务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等相关部门。
(七)旅游、文化、体育业分析。重点针对全县旅游业和文化体育娱乐业发展情况、红水河及大小井等重点旅游景区建设情况、景点和精品旅游线路打造情况、星级、特色及民宿酒店培育情况、旅游市场营销和运行情况、文化及娱乐业发展情况、户外体育、运动健身等体育业发展情况、文化体育康养旅游融合情况,旅游综合收入、过境及过夜游客及有关政策制定落实等情况开展分析,研究旅游、文化、体育娱乐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困难,提出相关解决措施和建议。
牵头部门: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责任部门:县卫健局、县公安局、县民政局、县民生公司、各乡(镇、街道)。
(八)财税金融分析。县财政局重点针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及支出情况、税收完成及减税降费落实情况、重大债务风险隐患防范等情况开展分析;县税务局重点针对税收情况(含税收结构变化、各税种增减、重点行业税收情况)、纳税主体、减税降费落实及税收形势等情况开展分析;县国资金融服务中心重点针对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贷款结构、金融服务业发展、政银企合作等情况开展分析。研究财税金融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困难,提出相关解决措施和建议。
牵头部门:县财政局、县税务局、县国资金融服务中心
责任部门: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县园区管委会、各乡(镇、街道)。
(九)居民收入和就业分析。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重点针对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就业形势、城镇新增就业、职业技能培训、城镇居民工资性、经营性、财产性增收等情况及有关政策制定落实等情况开展分析,对城镇居民收入和就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困难,提出相关解决措施和建议;县农业农村局重点针对农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职业技能培训、农村居民工资性、经营性、财产性增收等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农村居民收入和就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困难,提出相关解决措施和建议。
牵头部门: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农业农村局
责任部门:县财政局、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各乡(镇、街道)。
(十)招商引资分析。重点针对全县招商引资情况、招商引资项目签约、落地和推进情况、产业大招商情况、省外及重点产业项目到位资金情况、招商引资项目谋划情况、项目落地建设情况、营商环境整治情况、招商引资活动开展情况,对外经济协作等情况开展分析。研究招商引资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困难,提出相关解决措施和建议。
牵头部门:县投资促进局
责任部门: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发展改革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等相关部门。
四、工作机制
(一)县委、县政府领导统筹。一是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季度研究。每年3月、6月、9月和12月下旬,政府常务会听取全县经济运行季度、半年和年度分析情况汇报,研究分析指标预计和上报并安排部署下季度经济工作。每年4月、7月、10月中下旬和12月末,县委常委会听取全县经济运行季度、半年和年度分析总结情况汇报,对下阶段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进行系统安排部署。二是县政府月度研究。每月下旬,县长或分管经济运行工作的副县长适时主持召开经济运行工作会,听取县发展改革局会同各有关部门形成的经济运行月度分析报告,研究解决运行中存在的问题,系统安排部署下月度经济发展重点工作任务。三是县政府分管领导月度研究。每月,县政府各副县长开展分管行业、分管领域经济运行分析,听取分管部门工作情况汇报,研究行业趋势、形势和存在的问题,安排下月度经济发展重点工作。
(二)发改部门常态化分析。县各有关部门每月15日向县发展改革局报送月度经济运行分析报告及有关经济运行数据预测表册,其中3月、6月、9月、12月分别报送高质量季度经济运行分析报告及有关经济运行数据预测表册(附件1、附件2)。县发展改革局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企业、重点项目进行日常统筹跟踪,适时召集重点指标部门召开协调工作会,对年度经济指标变化情况进行阶段性总结,并及时报县委、县政府。
(三)行业部门旬监测。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对本行业重要经济指标进行旬监测,加强指标运行情况分析,重点分析未完成时序预期目标的原因,梳理运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形成问题台账并提出工作建议,经主要领导审核后每月分别报县政府分管领导和县发展改革局。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有关部门要将经济形势分析工作作为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来抓,要强化指标意识,主要领导亲自抓,明确分管领导具体抓,指定专人负责系统分析、日常联络和材料报送工作。各部门要把形势分析和跟踪服务工作纳入重要日程,做到月度有例行分析、季度有综合分析,联动高效推动全县经济发展。
(二)创新工作方法。各有关部门要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坚持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纵向分析与横向分析相结合,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学习其他周边县市开展经济形势分析工作的成功经验,全力加强指标分析研判和对策研究,进一步提高全县经济运行分析监测预警的科学化水平。
(三)强化督查考核。县委办督察考评科要牵头会同县发展改革局制定全县经济运行工作的考核制度,纳入年度综合绩效目标考核体系。加强对经济运行工作机制落实情况、经济运行层级工作会议定事项的落实情况、目标任务推进情况等的专项督查。对在全县经济形势分析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通报表扬;对不能及时提报材料、工作不能按要求完成、提供虚假情况信息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批评。
附件1:2021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表.xls
附件2:罗甸县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基础支撑指标表.xls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