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基础信息公开 » 应急管理
索 引 号: 000014349/2025-727763 信息分类:
发布机构: 生成日期: 2025-05-23 09:09:02
文  号:
名  称: 强降雨来袭,山体滑坡泥石流前兆识别,避险自护有妙招!

强降雨来袭,山体滑坡泥石流前兆识别,避险自护有妙招!

 字号:[ ]  [我要打印][关闭] 视力保护色:

近期

浙江、贵州等多地短时强降雨多

滑坡灾害风险高

浙江、贵州加强灾害风险隐患排查巡查

2起成功避险案例

被应急管理部风险监测和火灾综合防治司

作为典型案例

予以肯定并通报表扬

01

4月21日,浙江省丽水市应急管理局根据气象部门强对流天气预报及时发布预警提示,要求落实“1833”高等级预警“叫应”机制,切实做好风险防范应对工作。

21日18时21分,莲都区气象局发布雷暴大风黄色预警,并于19时56分升级为橙色预警莲都区应急管理局点对点叫醒叫应雅溪镇等重点受影响乡镇,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员于18时30分到岗到位开展巡查。

21日18时40分,莲都区雅溪镇双溪村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员舒洁排查巡查时,发现村民潘志远房屋离山体较近,且山体有10厘米裂缝,判断可能发生滑坡,于是立即劝导潘志远夫妇转移到其儿子家中(村内安全区域)



19时20分转移完毕。21时30分许,潘志远房后山体因短时强降水导致小范围边坡滑塌,造成围墙倒塌、部分房屋受损。由于风险隐患发现处置及时,无人员伤亡。


02

2月13日,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新化乡联合村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员王安全和蔡富伦在日常排查巡查时发现,院河二组的大匹坡山顶地灾隐患点有异常变化,山顶有多处新开裂的裂缝,6个监测点中最大位移量达到10厘米,于是立即上报。



接报后,乡干部立即组织受威胁群众紧急避险撤离并将情况上报县应急管理局和县自然资源局,县自然资源局安排驻县地质灾害技术单位实地踏勘开展危险性评估,编制自动化监测方案,根据影响范围设置警示标牌,划定危险区域落实管控措施。

毕节市应急管理局指导完善隐患点防灾减灾避险预案,要求加密监测,加强对周边群众防灾避险宣传,切实落实危险区域管控措施,做好避险群众安置保障工作。

3月16日,经技术保障单位初步调查评估,该处山体斜坡为切向坡,山体已形成的地面塌陷和地裂缝可能加剧,且在连续降雨天气下发生局部滑坡的可能性大

目前,新化乡人民政府已严格按照“三个紧急撤离”要求,采取在集镇租住宾馆、投亲靠友等方式将受威胁的30户104名群众全部撤出

应急管理部风险监测和火灾综合防治司指出,这是两起典型的村级发现迹象、镇级果断处置、县级提供专业支撑的成功避险避灾案例。对浙江省应急管理厅、贵州省应急管理厅,丽水市应急管理局、毕节市应急管理局,莲都区应急管理局、金沙县应急管理局,雅溪镇、新化乡,双溪村、联合村及舒洁、王安全、蔡富伦等同志予以通报表扬。

当强降雨如鼓点般密集落下

或是连绵阴雨持续不断

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便如同蛰伏的 “猛兽”

随时可能被唤醒

在这些危险降临前

其实大自然早已释放出诸多 “预警信号”

那么,灾害发生究竟有哪些前兆?

身处险境又该如何科学避险、有效自护?

一起来看看

↓↓↓

连续降雨易发生次生灾害

如何避险自护?


警惕连续降雨可能发生的次生灾害——山体滑坡


山体滑坡发生征兆

●泉水流量突然异常

●四周岩体(土体)小型坍塌和松动现象

●房屋墙体地坝出现裂缝

●有岩石开裂或剪切挤压的声音





遇山体滑坡如何避险?

感到地面震动:

快速向两侧稳定区域逃离

无法逃离时:

在坡度较缓的开阔地停留

不要向滑坡体上方或下方跑





警惕连续降雨可能发生的次生灾害——泥石流


泥石流发生前兆

河流突然断流或水势突然加大

深谷或沟内传来类似轰鸣声

沟谷深处突然变得昏暗有轻微震动感





遇山体滑坡如何避险?

观察地形

立即向沟谷两侧山坡或高地跑

不要顺沟方向跑

不要爬到树上躲避

不在陡峭山坡下和低洼谷地躲避





警惕连续降雨可能发生的次生灾害——内涝


哪些地方容易发生内涝?

地势低洼的地方,如:立交桥桥洞、地铁、地下人行通道、地下商场、地下车库、地下室以及在建工地等。





遭遇内涝如何避险?

家中进水高处躲,车辆熄火及时逃
走路小心避“坑”,行人谨防触电
积水漫入屋内,及时切断电源
远离危旧房屋,被困及时报警求救




警惕连续降雨可能发生的次生灾害——洪水


洪水发生前兆

溪水突然浑浊,流速增大、水位上升

听到由远而近如火车般轰鸣的水声

动植物出现异常反应





遭遇洪水如何避险?

若河水上涨:关电闸,上高处

若房屋被淹:爬屋顶、抓浮物

若水情严重:勿游泳,可制木筏离开险处

若水情不明:勿涉险,在安全区域等救援





警惕连续降雨可能发生的次生灾害——崩塌


崩塌发生前兆

顶部不断发生掉块、坠落等现象
坡面出现新的破裂变形或小面积土石剥落
不时听到岩石的撕裂摩擦声




遭遇崩塌如何避险?

连续降水后:不要在山谷陡崖下停留
处于崩塌底部时:迅速向两侧逃生
处于崩塌体顶部时:向崩塌体后方或两侧逃生




如何做好自我防护?

提高避险意识

关注气象预报预警信号
提前知晓安置点
主动熟悉转移路线
接到撤离指示后
听从当地工作人员指挥
有序撤离

警惕意外伤害

收到灾情预警
备好安全措施
远离危险地带
保持通信畅通
备好随身衣物
谨防中暑/失温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