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满足疫情防控期间人民群众急需的基本医疗服务需求,确保疫情防控期间医疗服务平稳高效有序,同时锤炼医院应急队伍素质,检验医院应急组织、指挥、协调能力和多学科协作对严重创伤、多发伤患者的救治能力,全面提升医院突发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4月12日下午,罗甸县中医医院组织多学科协作开展群体多发伤应急演练,副院长王红霞、院长助理王正波担任此次演练的总指挥。
罗甸县中医医院群体多发伤应急演练
演练前,为锻炼参演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相关人员掌握应急预案中所规定的职责和程序,提高指挥决策和协同配合能力,医院以会议形式对本次应急演练脚本进行桌面推演。
会议形式对演练脚本进行桌面推演
模拟演练情景概述
演练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因车祸导致4人受伤为背景,模拟含院前现场急救、院内救治、多学科(MDT团队)协作救治、激活急诊手术室等四个场景。
15:52分,伴随着急诊科急促的电话铃声,演练正式拉开序幕。群众拨打急救电话反映:罗甸站高速路出口红绿灯路段发生车祸,车祸事故造成4名群众不同程度受伤,其中多发骨折、颅脑外伤各1人,伤者因失血过多,意识模糊,轻伤1人,死亡1人,要求救助。分诊护士接到后迅速响应,立即安排急救人员出车,同时报告急诊科值班医生。急救车搭载医护人员、急救物品和诊疗设备在3分钟内向事故现场奔驰而去……
车祸现场,伤员家属拨打医院急救电话
救护车赶赴现场实施救援
本次演练分为四个场景进行
场景一:院前急救
15:58分,院前急救小组到达现场,医务人员快速进行病史采集、伤情判断,并做简单处理及院前急救,通过电话汇报形式向院内传递患者信息,院内启动不同等级预案,做好接诊准备。
触诊检查患者生命体征
为脑外伤患者建立静脉通道、测量血压、头部包扎
为股骨骨折患者实施骨折固定
场景二:院内救治
16:05分,“伤员”陆续送达医院,院内救治小组第一时间对伤员进行快速检伤分类,依据伤情严重程度迅速分流到红、黄、绿三个区域进行救治。吸氧、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道、抽血化验、核酸采样、CT辅助检查……救治过程有条不紊。
股骨骨折患者送达医院急诊科
现场救援医生与接诊医生交代患者病情
采集核酸样本
场景三:MDT团队协作救治
院内救治小组检查后发现两名“伤员”为多发伤,病情较重,经MDT多学科团队会诊及讨论,患者具备急诊手术指征,启动急救手术预案,同时与家属沟通,签署手术同意书。
骨科、外二科医生会诊
送伤员做CT辅助检查
CT检查
场景四:激活急诊手术室
在医护人员的陪同下将“伤员”送入手术室,实施急诊手术。手术结束后,将患者收治病房治疗。
送伤员进入手术室开展急诊手术
脑外伤患者救治
此次演练涉及11个科室,其中临床科室负责人13人,近60名医务人员参演,医院领导、各临床、医技、行政职能科室人员全程观摩,演练历时2小时,演练流程顺畅,院前院内无缝衔接,应急处置过程规范,抢救措施规范有效。
演练结束后,参演科室、医务科、护理部、院感科及院领导分别对本次演练进行点评。副院长王红霞及院长助理王正波对于此次应急演练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急救团队和MDT多学科团队反应迅速、操作熟练,绿色通道畅通,流程顺畅,但要在各急救环节更加细化,更加有序,要求参演医护人员要通过此次应急演练,进一步优化创伤救治流程,增强多学科协作意识,确保在第一时间内展开迅速、高效、有序的紧急救援。
应急演练总结点评
接下来,罗甸县中医医院将持续完善演练方案,不断提升演练强度和难度,通过以练促战,打造“拉得出,打得响、战得胜”的应急救援精兵,不断提升医院综合救治能力,持续为罗甸县广大人民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