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罗甸县边阳镇者任村以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为契机,坚持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抓手,全面谋划、全程保障,通过政策项目扶持、党员能人带动等举措,增强村级“造血”功能,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县植保站工作人员给农户讲解农药配比方法
一、统筹谋划,强化领导聚“合力”
一是坚持党建引领,统筹谋划集体经济发展新思路。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每年召集全体党员、村民代表及村“两委”班子成员,集思广益,讨论商定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工作计划,研究具体工作措施,保证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有方向、有目标、有举措。二是建立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目标管理责任体系,完善村合作社利益联结机制,年初交任务,年底看成效,在全村形成了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齐抓共管村级集体经济的良好格局。三是建立完善村级集体经济的长效机制,及时全面公开村级集体经济资产和集体经济收支使用情况,自觉接受“三合一”人员和全体村民的监督,有效提高了集体经济资金的使用效益。通过强化领导、强化措施、强化管理,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年年有收入,年年有发展。
俊伟炭厂工作人员打包机制炭
二、整合资源,聚力赋能练“内功”
通过坚持扩大后备力量库、能人示范带动、村企联合互惠,者任村有效整合各方资源,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强健“内功”。一是扩大后备力量库。以“汇聚人才”为支撑,服务村集体经济发展大局,积极作为,补齐人才短板,创新工作机制,推行“入户排查+村级推荐+乡镇把关”的乡村人才挖掘模式,在种植大户、农村致富带头人、能工巧匠中发掘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且有服务家乡发展意愿的“土专家”“田秀才”,充分发挥乡村人才在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技术优势,搭建交流平台,促进各显所长、带动致富,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截至目前,共挖掘优秀人才7人,其中企业经营管理人才1人、专业技术人才5人、农村实用型人才18人。二是能人示范带动。通过引导合作社聘请、引进职业经理人、专业团队和选派科技特派员、农技服务人员等方式,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不断注入外部活力,提供种植、加工、销售等技术服务指导和人才培育。目前,共有省、州、县、镇级特派员1人、服务坝区农技人员1人、基础示范服务技术人员1人,累计开展技术指导10余次。三是村企联合互惠。建立健全“党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组织方式,先后引进淘果汇葡萄桃源、猪猪葡萄园、北大门专业合作社等,打造282亩的精品葡萄种植基地,建成5200平方米以木炭加工等系列加工产品为主的集散中心,基本形成了原材料收购、精深加工、销售等一体化的全产业链条。
参观者任村葡萄园基地
三、创新方式,百花齐放结“硕果”
者任村深挖特色优势转换,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创新发展方式,把自然资源潜能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因地制宜培育打造精品葡萄、机制木炭、种桑养蚕等特色产业,促进村级集体经济稳定增长。一是将土地、山林、房屋等闲置资源盘活为新的发展点,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合作社牵头,能人带动,群众参与”,整合农村闲散及撂荒土地,按照“村集体+公司+农户”的方式,领办创建俊伟炭厂,大力发展机制木炭加工产业,建成木炭加工厂1座,引进先进制棒设备8台,每年可加工生产机制木炭1200吨,年收入360万元,利益联结群众1467户,稳定带动务工就业人数13人、参与务工群众户均增收3万元以上。二是依托政策项目扶持,立足山多地少实际,通过集体流转、反租倒包等方式发展种桑养蚕产业,使山林逐步焕发经济价值。截至目前,已发展种桑养蚕1052亩,实现户均增收2万余元。三是立足气候宜人,交通便利优势,推进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打造农家乐、采摘园、垂钓区等多元休闲体验产业,形成“旅游+农家乐”“旅游+果蔬采摘”等系列特色品牌。每年通过支部联动、主题党日活动、乡贤联谊活动等方式举办形式多样的采摘系列活动,拓宽销售渠道。同时,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每年邀请县融媒体中心、网络达人等通过微信客户端、抖音、快手等大力宣传村级特色产业,打响品牌影响力,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15万余元。
顾客争相抢购上市葡萄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