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0日-12日,由贵州中医药大学、黔南州卫生健康局主办,罗甸县卫生健康局、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罗甸县中医医院、罗甸县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中心、农工党黔南州罗甸县支部、贵州中医结合学会慢病管理分会承办的2023年度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苗医临床常用特色诊疗技术规范化培训班及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会议”在贵州罗甸隆重举行,来自广东省广州市、贵州各地区县(市)致力于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的40多所医院的专家、学者,罗甸县各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等200余人共襄盛会。
开班开幕会
开幕会合影
贵州省中医药管理局二级巡视员汪浩,罗甸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曹斐琳在开班仪式上致辞。罗甸县政协副主席张良琴,罗甸县卫生健康局局长唐荣良,湖南省名老中医、主任医师腾建甲,贵州省第二、三批名中医药专家师承指导老师、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熊芳丽,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主任医师吴远华,松桃苗族自治县苗医药学会会长、县苗医药研究所所长、主任医师唐海华,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主任医师方志聪,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苗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吕岑,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主任医师杨华,贵州云中医院副院长曾曼杰,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治医师税会利,罗甸县中医医院党政领导班子等出席开幕会,开幕会由罗甸县中医医院院长莫云恩主持。
贵州省中医药管理局二级巡视员汪浩致辞
开幕会上,贵州省中医药管理局二级巡视员汪浩在致辞中表示,苗医药作为民族医药之一,是我国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之瑰宝。2013年贵州苗药的销售产值就超过了全国藏药、维药、蒙药三大民族药之和,成为全国销售额最大的民族药。2015年,全省苗药产值突破了300亿元。苗医药药物资源丰富、疗效突出、方法独特、安全可靠,既有国内的影响力,也有国际的影响力。近年来,贵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发展,把发展中医药作为强省战略,颁布实施了一系列中医药相关文件。2023年10月31日、11月9日,分别召开全省中医药人才工作会议和全省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议,对全省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要举全省之力,聚全省之智,推动贵州由中医药资源大省向中医药强省转变。举办这次培训班,是贯彻落实全省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更是推动落实苗医药的传承与创新的内在要求,目的是积极推动苗医药发展;积极开展传承与创新,扩大苗医药的影响力;积极培养新一代苗医药高层次优秀人才,为苗医药的发展储备力量。希望各位同仁积极应对机遇与挑战,乘势而上、踔厉奋发,充分发挥中医药(民族医药)特色优势,不断创新和完善民族医药诊疗模式,为民族医药事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更加便捷的医疗服务,助力“健康贵州”建设,助力贵州高质量发展。
罗甸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曹斐琳致辞
开幕会上,罗甸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曹斐琳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参加此次会议的各位领导、专家代表致以最诚挚的欢迎!向长期支持罗甸卫生健康事业建设发展的各位同仁表示衷心的感谢!对培训班的开班表示热烈的祝贺!同时,对“中国长寿之乡”“中国火龙果之乡”“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贵州最佳避寒地”——罗甸的气候优势,自然风光、水上运动、“火龙果”“金花茶”“艾纳香”等特色产品及交通、红色文化、布依族苗族文化、特色美食进行概述。对罗甸围绕全省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的要求,利用罗甸专属的“4S”综合优势,全力打造“医药医疗、养生养老、健康运动、健康管理、健康旅游、健康药食”为支撑的大健康产业,聚力打响“阳光罗甸·康养湖城”城市品牌,加快把罗甸打造成为贵州暖冬康养胜地,中医药产业成为助推罗甸大健康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进行了详细阐述。
学术授课
为挖掘整理以苗医药为主的民族医药特色诊疗技术,总结苗医特色诊疗技术对慢性疼痛诊疗的独特优势,提升医务人员对苗医等民族医疗特色诊疗技法方药的认识及临床应用程度,继承和发扬我国苗族特色诊疗体系,苗医临床常用特色诊疗技术规范化培训班及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会议共邀请了11位专家进行专题学术授课。学术授课期间,杨华、曾曼杰两位专家和罗甸县中医医院副院长分段主持,腾建甲、吴远华、熊芳丽、唐海华、曾曼杰、杨华、吕岑、方志聪、税会利等进行了专题学术授课,罗甸县中医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刘瑞、针灸理疗科副主任聂小伟从中医适宜技术方向进行专题授课。授课环节,方志聪现场演示苗医弩药针疗法、吕岑现场演示隔药纸火灸,聂小伟现场演示骨盆倾斜评估及手法复位,现场演示互动环节气氛热烈!
现场演示环节
此次培训班既是苗医药临床常用特色诊疗规范化培训班,也是名医学术思想传承会,集结了省内外苗医药的业内精英和行业巨擘,将各名医名家学术思想之精华汇聚贵州罗甸。本次培训班学者云集,内容丰富,聚焦苗医临床常用特色诊疗方法,集合了苗医药领域专家的群体智慧,为苗医药的应用和推广,以及实现苗医药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妙计良方,注入了“新鲜血液”。广州市、贵州省的同仁在思想碰撞中共寻多学科与苗医药交融之路径,共谋苗医药创新发展之良策,共商维护生命健康之大计,为中医药民族医药高质量传承创新发展和健康贵州、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