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罗甸县边阳镇杨梅迎来上市高峰期。从田间地头到交易市场,从鲜果销售到文旅融合,小小的杨梅正串联起一条 “梅” 好产业链,成为村民增收的 “致富果”。

果农们正在装筐
近日,记者走进边阳镇新丰村的杨梅交易点看到,临时搭建的遮阳棚下,一框框紫红的杨梅整齐码放着,果香扑鼻。果农们将刚从枝头上采摘下来的杨梅仔细过秤、装筐,现场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边阳杨梅品质比较好,收购的杨梅主要销广西、湖南、四川以及贵阳等地方。”收购商腾孝龙说道。

收购现场
据介绍,仅当日市场内鲜果成交量就突破80000斤,交易额超16.8万元。采购主力除省内贵阳、惠水等地客商外,更有来自湖南、广西的订单。优质果地头价稳定在每斤2至5元左右,价格与销量均较去年稳中有升,这无疑给果农们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为了方便我们售卖杨梅,村里面专门设点收杨梅,让我们在家门口就能把杨梅卖出去,很方便。”边阳镇杨梅果农熊明菊高兴地说。
“为拓宽销路,我们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工作人员专门组织人员到外面联系销路,并在村里面组织集中收购,切实解决种植户的销路问题。”新丰村村支书何大勇说道。

杨梅丰收
近年来,边阳镇借力“杨梅经济”,以节为媒拓展销路,不仅让果农手中的“红果果”快速变现,更推动着从鲜果销售到精深加工、乡村采摘游的产业链延伸。为拓宽销售渠道,边阳镇在各村设立12个临时收购点,为果农和收购商搭建便捷的交易平台。同时,积极举办“阳光罗甸 ‘梅’好时节”杨梅采摘节,通过采摘体验、民俗表演等活动吸引游客,让杨梅产业成为带动群众增收、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
据了解,2025年,边阳镇杨梅挂果面积超8000亩,预计总产量达3500余吨,产值1400万元。
记者|王常青 梁晨
编辑|梁 超
一审|李 璨 朱柳柳
二审|班方智
三审|黄保良
监制|杨光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