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进“两清两改两治理”工作中,木引镇丛里村以丛里一、二组为试点破题,将村民自治与环境整治深度融合,建立卫生收费制度,系统性破解农村人居环境治理资金短缺、群众参与度低等痛点,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
创新收费模式,以资金保障破题治理难题
针对环境卫生整治资金不足、垃圾入桶率不高等问题,丛里一、二组119户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协商制定《丛里一、二组环境卫生收费管理公约》,按“谁付费、谁受益”原则每户每年收取20元卫生费。同时,集体推荐1名“卫生管家”每日上门收集农户垃圾并投放至附近垃圾收集点,收取资金全部用于补贴“卫生管家”,群众自主监督“卫生管家”履职。通过该模式,有效解决环境卫生整治资金问题,群众垃圾入桶率显著提高,形成环境治理与民生帮扶的双向赋能。目前,丛里一、二组卫生费收缴率达98%,筹集资金超2300元。
丛里村一、二组卫生费收费清册
深化自治机制,以监督闭环巩固治理效能
为确保《公约》透明运行,村民推选3名代表组建监督小组,对资金缴纳与垃圾投放情况实施全程监管。“卫生管家”每月通过信息公示栏、小组微信群双渠道公示卫生费收取明细,主动接受群众质询。同时,丛里村将环境卫生纳入村规民约,明确“三包”责任,对随意丢垃圾行为,由村民代表大会开展批评教育并督促整改。通过赋予群众监督权、调动群众参与权,推动村民从“被动配合”向“主动治理”转变,实现制度约束与主观自治的有效融合。
丛里村摆放新购置分类垃圾桶
强化激励引导,以示范带动激活参与热情
为进一步激活治理动能,丛里村推出“卫生积分”,群众通过参与环境整治、“两清两改两治理”等获取积分。今年以来,群众累计参与清理乱堆乱放40余处、拆除危旧圈舍3间、开展户厕改造12户,55余户群众累计兑换积分110分,兑换物资折合资金1760余元,实现村容村貌与群众参与热情“双提升”。
丛里村“两清两改两治理”整治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