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罗甸县逢亭镇坚持把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作为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的重要举措,通过“把脉问诊”精识别、“靶向精准”强部署、“对症下药”开良方、“强基固本”促提升等方式,持续推动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提升,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三级联评“把脉问诊”精识别
一是村级主动查“病情”。村党组织结合“排队抓尾”工作,聚焦组织建设、作用发挥、党员队伍建设、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等内容,围绕“五个基本”,对标“五个看”,严格对照加分扣分事项进行自查,切实做到底子清、情况明。今年来,逢亭镇13个村党组织实现自查自纠全覆盖。二是工作组核查“病灶”。根据村级自查结果建立问题清单,成立由1名包村班子、1名党建办工作员、1名村党组织书记组成的核查组,深入村居、群众家中,通过集体访谈、座谈会、上门走访等方式,对村级自查问题进行核查,全面掌握党支部在各项具体工作中发挥作用情况、班子成员的履职情况等。目前,11个工作组累计到村核查问题30余次。三是镇党委审查“病患”。在工作组核查的基础上结合村正负面清单、上年度述职评议结果、巡察反馈问题、“擂台比武”、民主测评、党组织平时工作表现等,召开镇党委会会议对村级反馈问题进行综合审查、研究对策,确保问题真实、措施有效。截至目前,累计召开镇党委会会议专题研究软弱涣散村党组织4次。
召开党委会研究软弱涣散党组织
三点发力“靶向精准”强部署
一是压实责任“强担当”。制定《逢亭镇新光村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方案》,成立以镇党委书记、镇长为双组长,镇组织委员为副组长,包村领导、镇党建办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召开镇党委会会议专题研究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提升工作,进一步明确工作任务、细化工作责任,确保责任压实到位。二是强化联动“抓整顿”。严格落实“五个一”包保制度,建立县级领导定点抓、乡镇领导跟踪抓、组织委员具体抓、第一书记驻村抓、村党支部书记亲自抓的“五抓”机制,同时,聚焦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困难问题,整合结对帮扶县级单位、部门资源优势,统筹运用政策、资金等资源,县、镇、村三级联动合力推进整顿工作。今年来,县、镇挂帮领导累计到村督导20余次,帮助解决问题10余件,确保整顿方向不偏、力度不减、焦点不散。三是跟踪问效“抓落实”。聚焦软弱涣散问题台账、整改措施、整改时限,组建由镇党建办、镇纪委构成的督导组常态化到村开展督导检查,倒排时序、动态管理、滚动销号。同时,结合村党支部委员会、党员大会、主题党日等党内活动通报整改进度、督促推进落实,确保整改成果有效运用、落到实处。今年来,到村督导检查8次,推动整顿提升工作落实。
包保县领导到村督导
三措并举“对症下药”开良方
一是抓学习“补钙壮骨”。坚持“第一议题”抓学习,“第一遵循”抓贯彻,“第一政治要件”抓落实,通过村党组织书记带头学、党支部集中学、青年党员专题学,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着力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上下功夫,做到先学一步、深学一层、多悟一分、走在前列,推动先进理论入脑入心。目前,累计召开主题党日12次,党员大会4次,专题研讨2次。二是抓队伍“固本培元”。聚焦乡村治理、乡村振兴、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等重点内容,先从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返乡创业人员、大学毕业生、退伍军人、农村合作社骨干等群体中考察、识别、培养积极分子,确保新发展党员素质优、能力强。今年来,全镇培养农民工入党积极分子56名,动态更新村级后备人员信息库67名。三是抓提升“强筋健体”。聚焦基层党建工作、村集体经济、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重点内容,组织开展业务培训、跟岗锻炼、村党组织书记“擂台大比武”等活动,营造出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不断提升村“两委”“带队伍、抓发展、兴产业、善治理”的能力水平。今年来累计选派28名优秀年轻干部到村工作,选派3名村“两委”干部到遵义市红花岗区、贵阳市观山湖区跟岗学习,选派8名村干部到镇级站所跟班锻炼。
组织村干部到贵阳市跟岗学习
三项服务“强基固本”促提升
一是狠抓为民服务“提效能”。围绕群众生活生产中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推行“村民点单、村级派单、党员带头接单、群众评单”四单服务机制,为群众提供全方位、精准化、优质化的“暖心”服务,增强群众的获得感。今年以来开展服务60余次,帮助解决困难20余件,实现群众满意度、幸福感“双提升”。二是真抓集体经济“促发展”。采取“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通过群众流转土地、合作社入股、农户积极参与等方式,多渠道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同时,引导村民发展庭院经济,通过房前屋后种植果蔬、发展养殖等方式,把房前屋后“方寸地”变为农民增收“聚宝盆”。今年全镇村集体经济收入达378.42万元,经营性收入119.57万元。三是紧抓乡村振兴“求突破”。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第一重点工作”抓落实,积极探索“积分制+”“庭院自治”“党建引领三治融合”的举措,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志愿服务便民活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今年来,累计开展积分兑换2次,累计4.9万元,服务志愿活动200次,覆盖群众6000人次。同时,紧盯乡土人才、致富能手、退伍军人、返乡创业人员、毕业大学生等优秀“群体”,吸引政治能力强、治理能力强、服务能力强、发展能力强的人才建设家乡,筑牢村级后备人才“蓄水池”。2023年以来累计引进“三支一扶”人员1人、“西部计划”大学生志愿者3人、事业单位人员3人,公务员8人,储备村级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23人,村“两委”常务干部44人,确保村级“后继有人”。
开展谈心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