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罗甸县逢亭镇按照“党委领导、政府支持、政协搭台、各方主动、群众参与”的要求,认真贯彻县政协“五个协商”工作要求,围绕“三个三”工作法纵深推进镇村“请你来商量”工作走深走实。

召集当事人集中调解矛盾纠纷
“三个推动”夯实组织基础
一是推动议事机制完善。成立镇党委书记、镇长为双组长的“请你来商量”工作领导小组,配备专兼职干部,具体负责“请你来商量”相关工作。结合主题教育,根据县政协“请你来商量”工作要求,依照“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基本原则,制定逢亭镇“请你来商量”议事规则和议事流程等,推进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的深度融合。二是推动议事阵地建设。利用村委会会议室设置室内“议事室”,将文化广场、健身广场、坝坝会等作为临时“议事长廊”“议事角”“议事亭”,为开展好现场调研、现场沟通、现场协商提供阵地支持。目前,已完成镇级1个,村级11个议事室规范化建设。三是推动议事经验推广。坚持县级指导、镇级参与、村级主导的原则,积极鼓励各村探索总结“请你来商量”的经验做法,总结提炼出床井村“1+1+1+3”工作模式诉源治理模式,“合作社+村级供销社+积分制”,祥脚村“垃圾分类清运,“联户长积分”,腮里村“积分仓库”等。
“三个聚焦”抓好协商议事
一是聚焦重点工作选议题。拓展议事议题来源渠道,邀请政协委员参与讨论和制定镇级年度工作计划,确保工作计划符合镇情村情实际。二是聚焦村情实际选议题。邀请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和组织党员干部、村民代表,常态化深入生产一线,广泛听取群众对产业发展、项目建设、环境治理、文明创建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直面群众生产生活中的“急难愁盼”,积极回应群众合理诉求,确保协商议题来自群众。三是聚焦群众观点选议题。通过入户走访、发放便民服务卡、召开院坝会、使用联户微信等多种方式,在床井村、祥脚村探索推行群众“点单”、村级精准“派单”、党员干部“接单”、群众“评单”“四单制”协商议题收集和“提、议、办、评”协商议事闭环管理处置模式,线上线下多渠道收集解决人民群众的诉求。
“三个持续”共议凝聚目标
一是持续抓好产业发展,让群众腰包鼓起来。将议事平台与村级产业发展相契合,定期邀请党员、群众来共同商量,探索出“菜—菜—稻—菜”蔬菜种植模式及“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和“稻+鱼”(塘鲺鱼“塘角鱼”)模式,持续做实“粤港澳大湾区外环、贵阳市中环、县内营养餐内环”“三环”联动销售文章,持续助农增收。完成床井村600亩贵阳越冬蔬菜基地,祥脚村1500亩蔬菜种植基地建设。全镇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10万元以上,其中10万元村1个,20万元至30万元村7个,30万元以上村2个。二是持续抓好乡村建设,让群众生活环境美起来。坚持把打造“和美乡村”贯穿政协协商的全过程,以高质量协商议事为目标,定期组织召协商开议事会,收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和村级基础设施建设短板,按照“提建议”、讨论商议“做方案”,研究决策“抓落实”步骤,完成或启动全镇11个村村庄规划修编工作。完成全镇585个问题厕所整改,新建卫生厕所666个。完成铺设分类垃圾箱260个,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正常运行率99.57%,30户以上自然村寨生活垃圾收运设施覆盖率100%。完成4个村1450户污水管网铺设工作,覆盖率64.59%。完成年度农村生产路开挖11公里,道路硬化3公里。三是持续做好基层治理,让乡风文明浓起来。各村协商议事会结合专项治理、文明创建、典型选树等活动,广泛组织群众参与开展环境卫生整治、邻里纠纷调处、家庭矛盾化解、陈规陋习破除等文明提升行动,大力开展各级各类评选表彰活动,有效提振了群众干事创业的精气神。目前,逢亭镇正在争创全国卫生乡镇,祥脚村获评全国第三批乡村治理示范村,获省级文明村1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1个,州级文明村6个,省级最美绿色生态家庭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