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乡镇动态

罗甸县逢亭镇:“三个三”持续答好后备干部储备“高分卷”

 字号:[ ]  [我要打印][关闭] 视力保护色:

近来,罗甸县逢亭镇聚焦村级后备干部储备量少质弱、带富能力弱、结构不合理等难题,通过在后备干部选拔、培育、管理上持续发力,锻造一支结构合理、量多质强、带富能力强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蓄势赋能。

聚焦“三个一批”,持续激活后备干部选拔“源头活水”。一是外出能人回引一批“强流量”。聚焦在外能人“带动能力强、专业特长突出”,通过“精准化、全覆盖”摸底排查,全面掌握本地在外能人基本情况,建立在外能人信息库并动态管理。同时,按照“四个一”制度(1名主要领导包片、1名班子成员联村、1名党组织书记包村、1名村“两委”干部结对联系),分别联系一批在外能人,鼓励在外能人返乡创业、反哺家乡。目前,已建立200余名“在外能人”信息库。二是内育干部调整一批“提质量”。建立健全村“两委”干部动态调整机制,畅通“进出”渠道,围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村庄建设”等重点工作,采取“村级提、群众议、镇党委评”等方式,全面掌握村“两委”干部作用发挥情况,对工作不履职的人员及时调整“出库”,对优秀人才及时考察补充“入库”,形成“能进能出”,动态调整的良性循环机制。今年来累计调整“人才库”村“两委”干部3人,拟提拔培养村“两委”干部21人。三是乡土人才挖掘一批“扩存量”。实施“新农人”培育行动,持续深挖本地群众需求的“田秀才”、能工巧匠、经营能人、生产能手等,激发广大种植养殖能手、能工巧匠、致富带头人带动乡村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活力。目前,共培育乡土人才队伍200余人,带动群众培育技能400余人,吸纳至村级后备力量队伍30余人。

聚能“三个抓实”,持续增强后备干部能力“提档升级”。一是业务培训“提能力”。结合乡村振兴、基层治理、产业发展、集体经济等重点工作,依托镇级党校集中培训、“逢亭新风”微信公众号、“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打造“线下”课堂和“指尖”课堂,同时,围绕种植养殖技术、惠民政策解读,邀请农业技术专家面对面指导、手把手教学,真正让后备干部听得懂、用得上。今年来,全镇开展培训班共3期,邀请农技专家到村指导20余次,参与人数2000余人。二是跟岗锻炼“拓视野”。结合后备干部的专业背景、熟悉领域、任职经历等,通过外派、内育等多种锻炼形式,有针对性地选派干部到贵阳市、镇级站所、村级岗位等一线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今年来,累计推荐6名村级后备力量到贵阳市观山湖区、清镇市红枫湖镇大冲村跟岗锻炼;把8名村“两委”后备干部安排在村级文书岗位实战历练。三是结对帮带“促发展”。明确“县挂帮领导+包村班子成员+驻村第一书记、支部书记”为结对培育机制,探索“三个一”工作法(1名班子成员联村、1名支部书记包村、1名业务能手结对帮带)通过“传帮带”的方式,建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目前,67名驻村第一书记、村党支部书记、村党支部副书记、干部业务能手“一对一”结对帮带67名村级后备力量。

聚力“三个服务”,持续推动后备干部发展“同频共振”。一是人文关怀“解难题”。坚持政治上关心、工作上关怀、生活上关爱,联合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在重要节假日对困难党员、群众等后备干部开展慰问,了解生活实际困难并及时解决,真正把关心关爱送到后备干部心坎上。2024年以来,累计为群众办实事3000余件,解决困难问题1000余个,让群众的获得感更足、幸福感更强。二是物质激励“夯基础”。对确定为村级组织后备人才人选的到村工作大学生,优先纳入村级文书和助理等一线岗位锻炼,同时,工作表现优秀,优先选举进入村“两委”班子和推荐参加“乡镇(街道)公务员、乡镇(街道)事业编制人员”招录考试,真正让村“两委”后备干部干起有劲头、干好有盼头。目前,已解决12名村“两委”后备干部待遇保障。三是选优树强“立标杆”。聚焦“带富效果佳、群众基础好、政治素质优”的党员群众后备干部,在评优评先、选树典型等方面着力倾斜,评选出一批专业技术精湛、发展潜力强、示范带动明显的“土专家”“田秀才”,形成“评选一人、带动一批、致富一方”的良好氛围,营造学习赶超、创先争优的良好精神风貌。目前,通过网络推广先进典型个人10余人。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