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巩固提升工业园区发展成效,强化园区发展工业的功能定位,科学合理做好园区空间规划和产业规划,按照“一园双核两翼”的园区定位,抓好“一区三园”规划修编工作,有序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打造首位产业、培育市场主体、培育产业链条,为实现工业大突破提供坚强支撑和有力保障。按照省、州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思路和战略部署,结合罗甸县的发展实际和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需求,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罗甸县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组织编制《罗甸县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24-2035)》(以下简称《规划》),用于指导工业园区开发建设。本轮规划在现状调研、初步成果编制、意见征询、阶段成果修改等工作基础上,目前,已形成《规划》公众征求意见稿。为广泛凝聚社会力量,进一步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操作性,现面向社会公众公开征求意见建议。
一、公示时间:2025年4月3日至2025年5月2日,公示期30日。
二、公示单位:罗甸县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三、意见反馈:公示期内,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可通过邮寄信件、传真或发送电子邮件的方式进行反馈。
邮寄地址:贵州省罗甸县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原欣甸彩印办公楼二楼,邮编550199),并在信封上注明“罗甸县工业园区总体规划意见建议”字样。
电子邮箱:1366170467@qq.com
联系人:刘时应 电话:0854-7617127
罗甸县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24-2035)
一、规划范围
罗甸工业园区空间布局为“一区三园”(“一区”是罗甸工业园区,“三园”为城西产业园、边阳产业园、沫阳产业园),规划总面积355.64公顷。其中城西产业园规划60.93公顷,东至罗甸城北社区、西至龙坪镇金星村、北至龙坪镇老城村、南至龙坪镇八一村;边阳产业园规划面积为253.16公顷,东至边阳镇栗木村,西至边阳镇前进村,南至边阳镇下坝村,北至边阳镇达上村;沫阳产业园规划面积为41.55公顷,东至沫阳镇政府,西至沫阳镇牛皮寨,北至罗沟村委会,南至沫阳镇罗沟村山脚。
二、规划重点
1.贯彻我省关于“四新四化”及产业园区发展的相关政策。
2.加强产业的横向联系和纵向延伸。
3.加强工业园区与县城的联系。
4.在“多规融合”的指导下,对工业园区建设空间进行统筹布局,整合各类专项规划,明晰工业园区空间边界、空间结构,细分各类建设用地。
三、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2024-2035年。规划基期年为2023年,规划近期2024-2025年,规划中远期2026-2035年。
四、总体定位
贵州省海上丝绸之路“桥头堡”
西南地区硅基新材料加工、交易基地
区域性重要物流运输口岸
五、产业发展目标
立足罗甸区位优势和特色资源,做大做强现代能源首位产业,加快提升健康医药、新型建材两大主导产业,积极发展其他轻工、基础材料、珠宝玉石加工三大特色产业,加快构建“1+2+3”产业体系。加快实施新型工业化,推动工业发展集约化、绿色化,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培育具有独特优势的特色产业集群。
六、“三线”分布情况
经叠加比对,工业园区范围内不涉及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
经叠加比对,工业园区范围内总涉及耕地36.05公顷。不涉及永久基本农田。
经叠加比对,工业园区范围内总涉及城镇开发边界355.64公顷:其中城西产业园60.93公顷,边阳产业园253.16公顷,沫阳产业园41.55公顷。
七、区域协调发展规划
(一)与北部湾经济区产业协调
充分发挥地理交通区位优势,加强与北部湾经济区区域互动合作,打造对接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贵州南部“桥头堡”,推动产业深度融合、良性互动,助力贵州省融入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和全新产业发展格局。进一步与广西、东南亚、西亚地区形成更为紧密产业合作关系,探索建设贵州省海上丝绸之路“桥头堡”。
(二)与贵州省产业空间布局协调
罗甸工业园区位于中部产业发展轴上,是贵州省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对外口岸,在贵州省产业空间布局发展中,以高铁和高速交通为纽带连接黔北、黔中两个产业核心区,重点保障发展现代能源、新型建材、健康医药、生态特色食品、基础材料、其他轻工和珠宝玉石等产业空间。
(三)与周边工业园区协调
罗甸工业园区位于黔南州南部,南与广西、东与平塘、西部与望谟等县相邻,距离较近的园区主要有独山经济开发区、贞丰经济开发区以及广西乐业县新化工业园区和河池南丹工业园区。罗甸工业园区作为贵州省和黔南州南部重要对外口岸,有着天然的地理和区位优势,随着铁路、高速公路、港口等区域性交通设施进一步完善,罗甸工业园区将发展成为贵州省南部产业片区的重要产业发展支撑点。与独山、贞丰以及广西形成梯度产业发展模式,避免过度同质化发展,发挥本土自然资源和交通优势,打造区域现代能源、硅基新材料产业领头羊,建设贵州省最大硅产品交易市场。
(四)与罗甸县城、边阳和沫阳镇区协同
加强工业园区与县城、镇区的联系,主要包括园区对外通道与县城对外交通的联系搭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延伸和共享。以工业园区为产业支撑,带动城乡劳动就业服务,为县城和乡镇发展提供产业和人口动力。
八、用地布局规划
(一)空间结构规划
考虑与自然山体、罗甸县中心城区、边阳、沫阳镇区的空间关系,规划构建“一区、三园、两轴、多点”的空间结构。
一区:集中打造罗甸工业园区。
三园:根据地理区位、产业职能分工不同,规划分为城西产业园、边阳产业园、沫阳产业园。
两轴:依托现状银百高速、余安高速和规划兴永郴赣铁路、贵百铁路(计划)等区域重要交通廊道以及国省县乡道等,强化各产业园内部与外部联系作用。
多点:围绕各产业园优势产业,打造工业园区产业带动点。
(二)土地利用布局
主要规划了居住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物流用地、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公用设施用地、绿地与广场用地、特殊用地、陆地水域。
(三)用地控制指标
规划对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进行容量控制,确定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层数、绿地率等强度和环境指标,作为建设的引导和综合控制。对市政公用设施用地、仓储用地等不再确定量化指标,根据项目实际情况要求建设。
(四)空间管制
结合《贵州省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技术指南》相关内容,严格按照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主要分区,生态保护区、生态控制区、农田保护区、城镇发展区等进行规划发展。
(五)“四线”控制
规划范围内无县级或县级以上的历史文化保护设施,无紫线控制内容。但对具有重要历史保护价值的对象,在园区建设过程中将参照历史文化保护设施等相关规定进行保护。绿线、蓝线、黄线控制按照规划纳入规划控制范围。
(六)城乡统筹规划
结合工业园区的发展建设,通过对规划区范围内村庄发展整体统筹,制定合适的政策,培训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产业园转移,解决农村就业和农民收入问题,同时通过园区的整体建设,为周边农村提供更好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指引农村适度而良性的发展。
九、环境保护和安全发展规划
(一)环境质量规划目标
开发强度与区域生态环境系统承载力平衡,以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为重点,以生态循环产业为龙头,以社会服务和生态服务为目标,全面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把园区建设成为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生态良性循环,高效、和谐、可持续的工业集聚区。
(二)安全发展规划
重点加强集中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建设,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安全生产控制指标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全面落实。通过综合应用人防、物防和技防措施,全面加强对重大事故隐患和重大危险源的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