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头条新闻

点染“红火之秋”!贵州火龙果丰收节在罗甸县召开

 字号:[ ]  [我要打印][关闭] 视力保护色:

       贵州火龙果助脱贫,红红火火庆丰收。1019日,贵州火龙果丰收节在罗甸县举行。省农业农村厅、省农业科学院、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省农业信息中心、省水果专班、省火龙果产业专家组相关负责人出席活动,各市(州)水果专班负责人,来自镇宁、关岭、贞丰、望谟、册亨、罗甸几个火龙果产业重点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同志参加活动。

一大早,罗甸县城东玉湖公园人头攒动,为了参加即将开幕的火龙果丰收节,观看火龙果产业成就展,品尝刚从罗甸县各火龙果种植基地采摘下树的新鲜火龙果,体验热腾腾的火龙果特色美食,来自全省各地的水果客商和游客纷纷向罗甸县城玉湖公园聚集,一起见证这一“红火之秋”。

朱泉致辞

9点整,贵州火龙果丰收节正式开幕。罗甸县委副书记、县长朱泉向到场来宾致欢迎辞,省农业农村厅农村产业革命水果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副组长、水果产业发展工作专班班长向青云作讲话,还举行了最美果园授牌、火龙果果园禁用除草剂宣誓、罗甸县农业产业招商引资项目签约。

“我省的火龙果产业已成为低海拔、富热量喀斯特山区农民的‘摇钱树’‘致富果’,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向青云在讲话中说,目前全省火龙果种植面积8.8万亩,投产果园6万亩,年产火龙果5.25万吨,产值4.58亿元,总体呈现产销两旺的良好态势。产业覆盖6.5万余人,其中贫困户近9000人。


进行授牌


向青云发言

向青云要求,全省水果工作者要“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围绕确保“按时打赢”,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方式,紧紧抓住“中国火龙果之乡”这个核心竞争力,打造“罗甸火龙果”“关岭火龙果”国家地理标志品牌、“黔龙果”“凤之翎”等企业品牌,推行标准化生产,建设最干净的果园、生产最好吃的果实、培育最有营养的果品,通过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提升价值链,继续推动火龙果产业发展接二连三,质量效益显著提升,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为脱贫攻坚再添新彩。

进行美食体验

据了解,火龙果产业从2001年开始引种试种至今,已成为全省强力推进的重点产业。十八年来,贵州火龙果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制定了发展区域规划,确定以红肉型“紫红龙”为主要推广品种,集成推广火龙果山地高效栽培技术,始终遵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推行绿色生产,把火龙果质量安全放在重要位置,全面开展果园清洁行动,旗帜鲜明禁用除草剂,禁止销售和使用“禁限用农药”,减少果园化肥农药使用量,用情用力打造“喝山泉水长大的”干净果、美味果。

节会现场

布依族姑娘为火龙果代言

罗甸县郎当合作社种植的火龙果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该基地借助大数据手段提升科学种植管理水平,采取“农业科技+有机种植”的方式,打造出罗甸乃至贵州有名的科技果、安全果、生态果,基地成功入选“全省十大最美火龙果园”。郎当合作社基地技术负责人陈欣告诉记者,该基地总面积212亩,投产面积约120亩,今年已采收50吨火龙果,销售额达60万元,主要是通过电商平台销往上海、北京、南京、武汉、成都等地,此外基地还与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商平台合作,与商超合作打开直通渠道。合作社还帮周围的农户销售龙果火,让他们在基地务工带动他们脱贫。该基地大概有长期工8个人左右,长期工每个月大概有3000元至4000元稳定收入。

活动现场

930分,一场数百人参与的大采摘在郎当火龙果基地展开。活动采取远程视频连线的方式将基地采摘画面适时回传,让参与开幕式的领导、嘉宾和游客感受山地农业魅力,体验果农们的丰收喜悦,将本次贵州火龙果丰收节活动推向了高潮。随后,大家来到各火龙果种植和加工企业的展位前,拍照留影参与“我为贵州火龙果代言”互动活动,一边走一边看一边尝,度过最难忘的美好时光。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