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拉长产业链。围绕火龙果精深加工进行产业集聚招商,引进德龙食品、天旺科技等农产品加工企业,生产销售火龙果酵素、火龙果饮料、火龙果花茶、火龙果酒等一系列下游产品。采用火龙果花多糖、花青素提取等技术工艺,开发出附加值高的高端产品,推动产业实现裂变发展,鲜花收购价格每斤从1.5元提高到3元,仅此一项每亩火龙果增收1800元左右。
二是提升价值链。着眼鲜果销售,重点引入深圳百果园等大型水果销售企业,主动与永辉、合力等连锁超市合作建立农超对接,完善保鲜库、冷藏车等冷链物流设施装备,建成保鲜库8个,配备冷藏车10辆。以阳光果园、黔农谷科技公司为主力,积极推进火龙果“互联网+”线上销售,今年7月份以来,完成网上大宗火龙果销售398万元,均价20元/公斤。
三是用好资金链。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实施扶贫产业子基金政策,成功申报落地火龙果产业基金项目3个,审批到位资金8500万元。充分发挥产业基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将获得支持的产业基金用于火龙果种植基地的规范化、标准化、生态化建设,确保种出品质好的产品。对新中盛、红心农业等有基地的火龙果实体企业,突出基础设施配套、集约化育苗、绿色防控、水肥一体化、质量追溯等重点,做到“道路硬化到园、沟渠贯通到园、水电供应到园、休闲设施普及到园”。
四是共建利益链。建立“政府搭台、农户参与、企业运作、合作社服务”的利益联结机制,推广“企业+基地+农户”三位一体及“先租返包五统一”经营模式,将基地分片返包给群众进行管理,以保底价对群众疏花丰果管理的火龙果及火龙果花进行回购,保证群众固定收益。承包户管理1亩火龙果每年可实现3000元以上的纯收入。目前,火龙果种植面积达6.45万亩,投产3万亩,预计总产量达2万吨,实现产值2亿元,亩产值达7000元,覆盖群众1.25万户5.16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