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部门动态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罗甸县:青山如黛好颜色 带民致富“百果”香

 字号:[ ]  [我要打印][关闭] 视力保护色:

近年来,罗甸县紧扣产业发展八要素、因地制宜,通过引进一批龙头企业,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村民”的组织模式,在全县大力发展短平快、见效高的新型百香果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凤亭乡交吾村百香果种植基地

一大早,记者乘车沿着蜿蜒的山路,前往罗甸县最大的百香果种植基地——凤亭乡交吾村千亩百香果基地。自7月初百香果陆续上市以来,这里每天都有50多个村民分散在不同的区域,对百香果进行采摘、分拣,装车等作业。

村民正在分拣百香果

贵州罗甸乾开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贺堃告诉记者“目前我们已经上市了280亩,接下来陆陆续续的要上市的有720亩,我们果品主要销往北上广一线城市,以及省内部分城市,目前的销售情况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凤亭乡交吾村地处广西及贵州交界处,山峦起伏,全年日照时长达150天以上,光照强度强,昼夜温差大,沙土质的山丘土地,是最适宜百香果种植的宝地。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科技特派员中级助理研究员袁启凤说:“我们产出的百香果品质之所以这么好,主要是因为我们百香果基地地理位置比较优越,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果实糖份的转化及果子着色,农技专家还经常到田间地头,进行梳果剪枝等技术指导,使百香果的坐果率和商品果率得到提高。”

百香果甜度测量

近年来,凤亭乡交吾村在脱贫攻坚和农村产业革命中,依托海拔、良好气候、光照和土地等特点优势,充分利用项目资金和政策优势,引进了贵州罗甸乾开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百香果种植产业。产业落地生根后,不断激活当地闲置土地资源,使荒山变金山;同时龙头企业按照果子品质进行保底价予以订单回收,降低因市场价格低迷对种植合作社和种植农户的收入影响,坚定了合作社和农户对百香果产业种植的信心,保障群众收益。

产业进驻以后,解决了我们村的就业压力,每年务工达到2万人次左右,特别是在今年这个疫情影响的情况下,我们外出务工的群众找不到工作回到村里,通过合作社动员,安排到基地务工,保障了他们增收的口袋,同时提供了就业岗位。群众也得到了分红,贫困户和非贫困户全员入社,都得到分红,我们村集体经济也壮大了,群众也富裕了。”凤亭乡交吾村驻村工作队队长罗朝贤说。

一个月4000多,和在外面打工差不多,干活也方便照顾家里面,老板对我们也很好。”凤亭乡交吾村村民谢永力高兴的对记者说。

今年在疫情的影响下,大多市场不景气,罗甸县通过强化产销对接,加大宣传,在百香果成熟前期,通过线上线下进行预售,使得百香果上市就一路走红。这不,就凤亭乡吾村,每天采摘销售量就达6-7000斤左右。

目前,交吾村发展百香果2430余亩,全面投产后,户均增收可达6000余元,辐射带动就业430余人,全村225926人入社全覆盖,利益联结全村143569人。

百香果装车

近年来,罗甸县立足气候优势,采取在SPV公司推行股东权和经营权分离等五条举措,大力发展百香果产业,重点支持凤亭乡以百香果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全力建设“百香果之乡”。先后打造了布沙村、拉招村、交吾村、联明村、仁兴村、红光村、访里村等7个“百香果专业村”。截至目前,在贵州玉湖农业产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下,罗甸县启动了万亩百香果产业带建设项目,带动和培育百香果产业市场主体企业11家,今年新增百香果种植9381亩,全县种植面积达14237亩,预计产量0.7万吨、产值0.56亿元。

百香果

贵州罗甸乾开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贺堃在和记者谈到未来发展方向时说:“因为百香果产业属于可持续性发展的产业,所以接下来我们公司计划要把这个产业链做得更长更宽,采用深加工的形式,让百香果产品更多元化的走向市场,然后把这个产业做大做强,同时也带动老百姓增收,为脱贫攻坚献上我们的一份力量。”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