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部门动态

警营“标兵”党旗红

 字号:[ ]  [我要打印][关闭] 视力保护色:

仲春时节,记者走进这座军营,去追寻他们不竭的力量源泉,倾听标兵中队是如何炼成的动人故事。

clip_image001.jpg

在有着“玉都”之称的山水湖城--罗甸,奔腾不息的红水河畔,驻守着一支标兵中队--武警黔南支队罗甸中队。这是一支赤胆忠诚的过硬队伍,也是一支全面建设不断发展进步的优秀队伍,先后荣立一等功一次,二等功13次,三等功7次。连续19年被总队表彰为“基层建设标兵中队”,2016年1月被总部表彰为“武警部队基层建设标兵中队”。2016年4月,被中央军委授予全军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是全省唯一一支获得此项殊荣的武警基层单位。

clip_image002.jpg

争荣誉    创标兵

走进中队的荣誉室,奖状、证书、锦旗挂满了墙,铺满了柜。被中央军委授予全军先进基层党组织的奖牌,更是熠熠生辉。

自觉用强军目标凝聚意志、指引方向、统领建设,始终坚持按纲建队不动摇,以忠求恒、以能求胜、以实求精,着力锻造赤胆忠诚的过硬中队,“见红旗就扛、见第一就争”……尽管官兵换了一茬又一茬,但只为荣誉争光,不为荣誉抹黑的信念却早已融入了血脉,代代相传、人人坚守。

clip_image004.jpg

2010年,时任中队长的张明明带队参加支队比武,在跑四百米障碍飞越矮墙时,他左腿跟腱严重损伤。可是当天下午还有五公里武装越野,为了不拖累中队成绩,他打上三针封闭上了赛场,最终,带领中队捧回了第一。

干部都如此,战士的干劲就更足了。2013年4月到罗甸中队的梁治海,在新兵连时就听说了中队训练严格,节奏紧张,不由得心生怯意。“我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才逐渐适应过来。”梁治海坦言,中队制定和出台了《精细化管理细则》,把日常管理工作细化为57项,每周的日常工作分解为28个小项,使得大家做什么都一招一式、有板有眼。在中队,大到内务设置,小到抹布放置,甚至连官兵就寝时衣服、鞋袜、物资摆放的位置、方向,都要求做到整齐划一。“中队积极培养大家良好的习惯和作风,现在,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像爱护自己的家一样爱护中队。”

clip_image005.jpg

2016年,综合表现突出的梁治海荣立个人二等功。在中队“入伍即入学”的优良传统的影响下,他在出色完成训练任务的同时,文化课也不落下。“队里专门请了老师来给我们上课,通过支队、总队的预考后,我就能去武警警官学院学习了。”说起即将实现的梦想,梁治海露出了腼腆的笑容。

中队地处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为改造硬件条件、美化营区环境,中队定下决心,自己当上“施工员”,修建奇石园、种植自然林、粉刷迷彩墙、改造训练场、开垦火龙果园、扩建猪圈鸡圈,营区面貌焕然一新。

连续19年,中队坚持开展“四不一有”活动(不抽烟、不喝酒、不向家中要钱、不高档消费、人人有存款),倡导头发长了自己理、衣服破了自己缝、鞋子破了自己补、营具坏了自己修。

 “存下来的钱,除了给父母寄一点,还能用于学习和捐赠,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战士们说,中队一直都有一个优良的传统,全体官兵都积极参与“献爱心、一帮一、手拉手”活动,资助贫困失学儿童重返校园。19年来,共资助108名儿童,资助金额达18万元。为帮助驻地农民脱贫致富,从1991年开始,中队就建立了“扶贫站”,中队官兵每年都捐资,购买种子、化肥、种养殖书籍,进行定点扶贫,每逢农忙时节,中队都组织官兵帮助当地农民下地劳作。因此,中队多次被评为全省“拥政爱民先进单位”和“青年文明号”。

clip_image006.jpg

“严训实训  磨亮“刀尖子”

罗甸的夏季,平均气温35度,地表温度可达60多度,训练难度可想而知。官兵们没有一个退缩,每周三趟五公里武装越野雷打不动。有的战士甚至被枪管灼伤了脖颈,也不叫苦掉队。

为了保障训练场地、营造训练氛围,中队把有限的经费投入到训练设施建设中来,官兵自己动手修建400米障碍场、特种战术训练场,安装伪装网,粉刷迷彩墙。训练标准上,中队向机动中队看齐,从难从严训练。中队每个月定期开展一次战训法研练,确保干部骨干人人都会“讲研摆练”、战士个个都是“小老虎”。

“官兵平均每年要穿烂5双胶鞋”,中队长游望才说。对此,在2015年荣立二等功的王中平深有体会。军事素质过硬的他在参加特战集训时,就被评为军事训练标兵。“没有在中队的严格训练,我不可能拿到这样的荣誉。”

严训实训,把武警罗甸中队淬炼成了一支过硬队伍,近年来,中队在参加上级组织的军事比武中勇夺12次冠军,勇破8项军体纪录,军事训练成绩连续19年优秀。

过硬的军事素质,成就了中队连续20多年无执勤事故发生的骄人成绩。

clip_image007.jpg

“看我的,跟我来”

“在中队,一名干部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党员就是一根标杆,要是做不好,自己都脸红。”指导员黄建奇说。

凡是要求战士做到的,党员和干部都必须先做到。19年如一日,党员干部工作先动手、活动先带头,军事训练亲示范、执行任务冲在前。特别是在重大热点敏感问题上,做到重工作实绩、重群众意见;不凭感情待人、不凭关系待人、不凭资历待人;名额公开、条件公开、程序公开、结果公开。一茬又一茬的支部成员,汇聚了实干兴队的强大正能量。中队先后完成重大临时勤务、抢险救援任务百余起,被誉为“玉都卫士。”

clip_image009.jpg

平时党员是标杆,生死关头冲得上。2016年7月的一个晚上,边阳镇抗洪抢险形势严峻。晚上11点多从中队出发的队长游望才,带着应急班的12名战士在镇上巡查,突然听到群众大喊“起火了!”迅速赶往事发地点的他们,只见火苗已经蹿上了3楼,而一家液化气门店就在旁边。情况紧急,游望才迅速分配任务,带领战士们冲进液化气店,扛着罐子就往外跑。10余分钟后,终于将30多罐液化气转移到了安全的地方。

clip_image011.jpg

 “经过持续开展教育,在中队,已经形成了党员人人爱管事、敢管事的良好氛围,这道细密的监督网,让不良风气无处藏身。”黄建奇如是说。在大家的一致团结和努力下,中队积极畅通民主渠道,在战士入党考学、学技术、士官选改、立功受奖等敏感问题上,实行全程“阳光作业”,没有开具一张不合理的开支发票,没有发生一起收受战士钱物的问题。

clip_image013.jpg

 近3年,中队共有12人立功,10人入党,选送技术学兵15名,选改士官11名。全程阳光操作,这个让大家说了算的支部,官兵们个个信服。

clip_image015.jpg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