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这蛙鸣,以前是山里的寻常声响,现在可是咱村的‘致富信号’!”初秋时节,走进罗悃镇各化村的生态石蛙养殖基地,山间清泉潺潺流淌,标准化养殖池沿山势错落排布,村党支部书记文随言指着池中游动的石蛙,脸上满是笑意。
各化村石蛙养殖基地
依托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各化村把“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通过石蛙养殖蹚出一条生态富民路,让“好山好水”养出“好石蛙”,更养出村民的“好光景”。
夜晚出来进食的石蛙
各化村地处罗悃镇深山腹地,森林覆盖率超75%,山泉水清冽无污染,pH值、水温等指标恰好契合石蛙生长需求——这是大自然赋予的“养殖密码”。但过去,守着好资源的村民,要么外出务工,要么靠零散种植为生,“好山水”没能变成“金饭碗”。
专家学者到基地参观考察
“2011年,我回乡发现各化村的环境非常适合养殖石蛙,且石蛙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市场需求量大,养殖周期短、收益高,便决定在家创业。2014年创立了贵州省罗甸县鑫磊石蛙生态养殖有限公司,在养殖过程中,不断攻克技术难题研发出了‘一种种蛙孵化池’。2020年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这一技术领先了传统的孵化方式,突破性的实现了石蛙卵孵化节省用水、场地、人力的三大改善。”各化村鑫磊石蛙生态养殖有限公司总经理胡民政一边查看石蛙长势,一边介绍。
县农业农村局组织各乡镇领导到基地参观
为抓住产业发展优势,各化村积极争资争项谋划石蛙养殖产业发展,采取“合作社+公司+农户”模式,与鑫磊石蛙生态养殖有限公司达成深度合作,合作社以资金、场地入股,公司负责专业养殖和销售,农户年底分红。
截至目前,各化村已建成1座7000平方米生态石蛙养殖基地,今年来已销售石蛙1万斤,蛙苗125万尾,产值200万元,惠及脱贫户64户253人,带动当地群众就业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