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交吾,天高云淡,沃土之上已是郁郁葱葱。蓝天白云下,平坦的村道如丝带般延伸至家家户户;整洁的农家小院里,现代家电一应俱全,各种花草灌丛迎风摇曳;勤劳朴实的农家业主,忙碌于玉米地和稻田边……一个个动人场景,组成了一幅农村美、百姓乐的乡风文明新图景。
近年来,凤亭乡交吾村按照“党旗红、庭院美、邻里和、乡风淳、百姓笑”的工作思路,广泛推行积分制、“红黑榜”等治理方式,着力打通乡村文明治理的难点、痛点、堵点,推动形成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文明乡风。
环境整治引乡村蝶变。
“这里原来是人畜混居,牛羊到处跑,苍蝇蚊虫四处飞,粪便随处可见,臭气熏天,房前屋后满地垃圾,搞得我饭都吃不下。我们都觉得你爸妈是在把你往火坑里推。”
“现在呢?”
“现在?现在大家都羡慕你咯!交吾村真的变了大模样。”
在交吾村村民吴书香的家里,她娘家的亲戚来做客,看到该村的巨大变化,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来。
2006年,吴书香从湖南嫁到了罗甸县交吾村。那时的交吾村交通闭塞,贫穷落后,路大概一尺来宽,都是人踩出来的泥巴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是该村的真实写照。不过,得益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该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吴书香家也建起了小平房,过上了小康生活。
“原来,村民们将牲畜拴在家门口,养在房屋旁的圈舍里,一到下雨天粪水横流,无处下脚,也不喜欢干清洁,任由房前屋后乱堆乱放,打了多少次招呼都不管用。”说起以前的交吾村,党支部书记陆义宏无奈地摇了摇头。以往村民们习惯于多年养成的生活方式,认为自己庭院的好坏不关其他人的事,而村里的事更与个人无关,因此,人居环境整治一直缺乏有效的方式方法。
为了改变脏、乱、差的落后情况,交吾村从抓好班子、带好队伍着手,强化建设村级党支部,把工作队力量拧成一股绳。在乡党委、政府带领下交吾村工作队多次召开群众大会,宣传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性及迫切性。对于不配合或者有顾虑的村民,开展“敲门行动”一两次讲不通,就多跑几趟,将政策掰开揉碎讲给他们听,党员干部、人大代表带头将自家牲畜统一搬迁到房屋对面的山上,工作队在对面山上的圈舍旁安装摄像头,并承诺乡亲们的牲畜搬过去弄丢了,按市场价赔偿。在党员干部、人大代表带头践承诺、作表率的感染下,乡亲们也慢慢被打动,自愿将牲畜迁出,颠覆了布依族千百年来“人畜混居”的传统习惯。
此外,交吾村以弄常寨为示范,在全村范围内实施人居环境整治行动,进行“危旧乱”清理拆除整治、房前屋后卫生清洁、生活垃圾治理、农村“厕所革命”,更换了老旧的木栏杆,修补了破损的墙壁,门前的院坝和道路得到了硬化,汽车就能开到家门口;公路边、农屋旁摆放了分类垃圾桶,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这几年,我们村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好了。”吴书香高兴地说,“村里实行人畜分离以后,在原来养牛、养羊、养鸡的地方种上了花和菜。村里给院子外的菜地、小花圃都换了新的竹篱笆,看,竹篱笆簸箕上的宣传标语,支书说,这不仅宣传了党的好政策,也让在外务工的游子有一份乡愁可循。”指着“乡风文明”“树最美家庭”等宣传标语,吴书香满脸的骄傲和舒展。
人居环境整治后的交吾一角
村道干净整洁
交吾村竹木栅栏
积分兑换解治理难题。
“不团结邻里、家庭不和睦影响恶劣的,一次扣5分;年度内自觉抵制高价彩礼,喜事、丧事简办的加10分……”积分兑换大会上,交吾村党支部书记陆义宏再次强调着积分细则。
“我用之前参加环境卫生评比和帮忙调解矛盾的积分在超市兑换了一袋洗衣粉和一把扫把!”两年过去了,交吾村村民杨小马对积分超市依然赞不绝口,“我以后还要积极参与村里大小事务,多挣一些积分。”
“我们给每户村民都发了积分卡,卡上的基础分是100分,村民们如果参与相应的活动,比如主动参加环境卫生治理、移风易俗政策宣传或是帮忙调解邻里矛盾等,就能获得一定的积分,相反,如果行为不当,就可能因被扣分而上‘黑榜’。”交吾村驻村第一书记马小平告诉笔者,在“积分制”的基础上,他们还设置了“红黑榜”。
充分考虑到乡土人情社会中“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的道德传统,交吾村将居家卫生干净整洁、助人为乐、先进典型和好人好事等列上“红榜”进行宣传,并颁发流动红旗;将违法乱纪、不赡养老人、非法占用耕地等列入“黑榜”进行全村通报。
如果说“红黑榜”是对村民的精神奖励和道德约束,那么“积分超市”就是村民看得到、摸得着的实惠。积分超出110分以上的村民在这里都可以自由兑换相应价值的商品。交吾村将村级事务与村民利益联结起来,采用红榜加分、黑榜扣分的机制,引导群众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同时利用“积分超市”的“日积—月累—季兑换”实现“人人能参与、人人获效益”,有效破解了农村陈规陋习的治理难题。
积分兑换现场
文明实践扬时代新风。
“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日前,一场“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在凤亭乡交吾村理论宣讲室举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者罗家煊声情并茂、富有感染力的宣讲赢得了村民们的阵阵掌声。
交吾村67岁村民岑老卖行动不便,平日很少出门。村里文明实践站的志愿者上门为他打扫卫生、送去慰问物资,并陪他聊天和干活。“他们就像我的家人一样。”岑老卖说。
群众需求在哪里,服务就跟进到哪里。交吾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围绕近期重点工作,精准对接群众需求,设计了“助力环境整治 传递文明理念”“普法宣传听我说”“交通安全伴我行”“破陋习 树新风”等志愿服务品牌,把理论宣讲、基层治理、文明创建、移风易俗等政策上的“硬要求”转化成文明实践的“暖力量”“柔手段”;同时,依托“双心融合平台”通过群众“点单”、实践所“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的“四单”模式,对号入座开展群众“对胃口”的志愿服务活动。
随着文明实践工作深入推进,该村各项事业不断发展、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志愿服务丰富多彩、乡风民风持续好转,村民文明素质与幸福指数大幅提升,一曲曲昂扬向上、孝老敬亲、与人为善的文明之歌在交吾村这片大地上全面奏响,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力量。
扶残助残有你有我志愿服务活动